前言

 

有诗云:“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最美教师”:他们始终以教育家为榜样,坚定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陶冶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涵养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秉持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勤修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坚持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他们始终坚持“四个相统一”,当好“四个引路人”,他们争做“四有”好老师、志做“大先生”;他们像一座座“灯塔”,照亮学生前进方向,引领一代代青少年扬帆起航,驶向彼岸。

 

于伟伟

 
 
 
 
 
 
 
 
 
 
 
 
 
 

教学格言 

 

用心做事 用情育人

 
 
 
 
 
 
 
 
 
 
 

努力践行教育家精神

 

自从教以来,我一直关爱学生身心健康和学业发展,不断加强专业理论学习,全面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2017级班里有一名学生,家住镇里,初中时家长把学生转到市里的一所初中上学,寄宿在亲戚家里,父母还在镇里,并未陪孩子读书,因此随着孩子的成长,孩子对家长的怨气与日俱增。终于在孩子上高中时爆发了。到高中后,孩子的不良习惯都表现出来,拒绝与家长交流,对父母越来越冷漠,学会了抽烟、玩手机,迟到,晚上深夜在寝室说话,课堂上听课不认真、作业完不成、自习课说闲话等不良习惯。在有一次课堂玩手机被抓后,家长来学校处理时,学生把自己的不良表现都推到家长身上,说:“你初中都不管我,现在想起了管我。”弄得家长哑口无言。事后我通过与家长的交流,全面了解了学生的情况,感到学生本质并不坏,只是到青春期后自我意识成长。于是我采用了与学生平等交流、及时表扬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和父母的辛苦、帮助学生分析成绩的变化等方法,逐步改变了学生对父母的偏见,扭转了学生的思想认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经过三年的努力,最后在高考中取得了超一本线的高中最好成绩,顺利被心仪院校录取。

2021年接手现班级之后,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围绕“铸造学生身心健康,提升学生学业成长”主题全面规划班级发展目标。在学生入校之后,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我和班级任课教师褚老师一同深入学生家庭进行走访活动,通过对学生走访,全面了解了学生的家庭情况、身心健康发展和学习状况,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便于在今后的学生管理和班级管理中更好的做到一人一策,因材施教,使自己的教育更有方向性和有效性。

坚持五育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坚持德育为先,通过主题班会、励志演讲、研学旅行等系列活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健全学生人格和心理健康发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疫情居家学习期间学生的身心会有大的波动。

坚持智育为重,针对学生入校基础薄弱、瘸腿严重、态度不端正、上进心不足等实际情况,给学生讲初高中知识、学习方法的差异,帮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学习,不同学科不同方法,对症下药。加强对学生的督导落实,稳步提高学生文化水平。

坚持体育为基,通过班级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跳绳、拔河等比赛,野蛮学生体魄,培养团队意识,增强班级凝聚力,激发学生不服输精神。在年级举行的跳绳比赛中通过学生的努力和团队配合,最终获得了第二名的优异成绩;在2024年省体育考试中,7人参加考试,除2人因考前受伤发挥不好外,其余5人成绩全部超过体育类分数线,最高118分。

坚持美育为要,参观博物馆、艺术馆,欣赏艺术作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力。杨同学创作的《扬帆•中国梦》作品被学校永久收藏;在2024年艺术类全省统考中,8名学生参加考试,8人均超过艺考分数线,最高分232分。

坚持劳育教育,让学生整理自己的房间,学会做一道拿手菜,积极参加各种劳动,体会劳动的辛劳和价值,培养劳动精神,树立劳动最美丽、最光荣的意识。学生家长普遍反映学生现在回家后能把自己的房间整理整洁,能帮父母做些家务,能给父母做一顿饭菜,理解了父母的不容易。

三年来班级健康发展,无出现任何安全责任事故,学生团结进步、习惯良好、行为文明,形成了风气正、学风浓的良好班风,学生身心健康和学业成绩取得巨大进步。

 

上下滑动阅读

 

 

卫伟

 
 
 
 
 
 
 
 
 
 
 
 
 
 

教学格言 

 

教育就是看到美并将其无限放大

 
 
 
 
 
 
 
 
 
 
 

潜心耕耘守初心

春华秋实续华章

 

时光荏苒,转眼间,我的教书生涯已将近20年,在这20年的时间里,我从懵懂变得清晰、从困惑逐渐明朗、从对未来的不确定到有了坚定的信念。

这20年,我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

这20年,我立足平凡的岗位,投身教育教学改革,争做课程改革的先行者;

这20年,我投身舞蹈教育,勇做舞蹈创编的尝试者;

这20年,我乐于奉献,乐做雷锋精神的践行者;

20年的时间足以让一个青涩的教师经过磨砺走向成熟,这20年,我所迈出的每一步,都是自己成长道路上的一笔财富!

一、投身教学改革,做课程改革的先行者

从2005年我参加工作至今,我经历了两个课程改革阶段,从2005年到2013年是三维目标时期,2014年至今是核心素养时期。

(一)三维目标时期

在三维目标时期,我经历了对教书育人的懵懂、对课堂教学的困惑、对未来的不确定。后来,我发现这一切的根源来自自己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论的缺失,没有坚定的教育信念,于是我找准目标,精研业务,专心教学。我清晰地记得我读的第一本教育类书籍是《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之后我又读了雅斯贝尔斯的《什么是教育》、陶行知的《教育的本质》,是这些书给了我明确的目标,点燃了我火热的激情,心甘情愿地把自己的青春奉献在自己所热爱的教育事业里。在书籍的引领下,我开始研究音乐与德育的关系,研究音乐之于人的意义,终于“星光不问赶路人,岁月不负有心人”,我撰写的论文《高中音乐与德育的关系》《高中音乐“自我欣赏”初探》获省一等奖,优质课《音乐与人生》获省一等奖,《非洲歌舞音乐》获省优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我也被评为“河南省教学标兵”“市体卫艺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这些荣誉的取得使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步伐,我定要在教育的战场上攻坚克难,勇往直前!

(二)核心素养时期

2014年,教育部首次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学科核心素养”“大单元整体教学”“教学评一体化”等新鲜的词语开始充斥耳边。面对新的教育教学改革,我研读课标、参加暑期新课改培训、积极学习了《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如何进行跨学科研究》等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坚定不移的走在专业教育理论的最前沿,在学习的征程中再次实现自己的蜕变。

在河南省“国培计划”教师能力提升培训中,做整体教学示范课《西部放歌》;在河南省第六届中小学“音乐名师”课例展示活动中,做任务驱动教学法现场课《中国舞蹈音乐》;在这个阶段我深入研究教学目标、教学评价,撰写研究心得近4万字,另有论文《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音乐编创模块教学的思考》《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普通高中〈音乐与舞蹈〉模块学业评价研究》《音乐鉴赏课教学策略分析》,发表于省级教育专刊、被龙源网收录,主持的市级课题《多样化办学背景下高中“以美育人”的实践路径研究》顺利结题。

二、投身舞蹈教育,勇做舞蹈创编的尝试者

为教学坚守我的热爱,为了学艺术的孩子坚守我的激情,坚守专业。舞蹈专业,是对一个人苦心志,劳筋骨的考验。作为主教练,每天晚上6:30—8:30的训练,20年如一日,雷打不动。当孩子们怕苦怕累退缩时,我会对孩子们说“不要怕,我经历过你正经历的所有苦难,走下去就会遇见更好的自己。”

2005年是我来济源一中任教的第一年,恰逢第二届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在我舞蹈的最好年华,我必定以奔跑的姿态接受挑战。在专家的指导下,我一边扛起了领舞的重任,一边负责学生群舞的编排和排练,在专家入住的那些天,白天和学生一起排练,晚上编排动作与专家一起讨论修改,那时每天只有一个念想就是如何才能更好。为了更好的舞台效果,为了树立教师的光辉形象,我扛起了和我同样重的学生,抱在怀里、扛在肩上,同时还要做一些复杂的舞蹈动作和技巧。当我在舞台上用尽全力把受伤的学生托举起来的时候,我仿佛托举起了我的事业,我明白了教师的职责:托举!

正是如此,在学校的精心培育下,我带领时空舞蹈团在第二届、第四届、第六届全国艺术展演活动中获得全国二等奖、河南省第三届舞蹈节一等奖、河南省优秀编导奖、优秀社团辅导教师、市文明社团等称号,在所有一中人的通力协作、努力奋斗下,我校也先后被评为“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舞蹈艺术教育先进单位”。

此外,2020年,我和我们组的其他3位舞蹈老师共同编写了校本教材《舞蹈鉴赏》,经过3年的实践,2023年被评为市优秀成果一等奖。

三、投身志愿服务,做雷锋精神的践行者

在校团委的引领下,在校政教处的支持下,坚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积极投身志愿服务活动。多次送教下乡,用美育滋润孩子们的心灵;开展文艺进社区,用艺术服务社会;开展文艺走进养老院敬老爱老活动,用行动传播爱心;参加“爱护母亲河,我们都是母亲的守护者”净滩活动;此外,还利用专业优势拍摄《我和我的祖国》《我们都是追梦人》、学雷锋MV、交通安全MV等,投身志愿服务,担负起社会责任,做新时代新青年!

20年来,无论工作岗位、身份角色如何变化,我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用专业的坚守践行了“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学无止境、艺无止境,为了教育的最高境界,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教师的发展、为了学校的发展,我们必将在教育的路上跋涉、耕耘、探索、追求,续写生命的华章!

 

上下滑动阅读

 

 

李景训

 
 
 
 
 
 
 
 
 
 
 
 
 
 

教学格言 

 

踏踏实实工作 认认真真做人

 
 
 
 
 
 
 
 
 
 
 

踏实工作 认真做人

 

自进入济源一中以来,我非常幸运地遇到了很多优秀的领导、老师和学生,他们都是我生命中的贵人,让我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了一个更深入的理解,更让我坚定了“踏实工作,认真做人”的人生信念,坚守了近30年“成人达己”的职业道德。

2008年7月,学校领导让我负责《济源一中》校报工作。实话说,当时我的心里真是没有一点底儿,但有一点我很明确,那就是“要干就要干好”。我先后与秦望、杨兵等老师交流与沟通,并查阅各类校报资料,最终确立了《济源一中》校报的宗旨和理念。经过辛勤努力,《济源一中》校报以优异的质量和准确的定位,在2009年和2010年连续两年荣获由教育部组织的全国校报评比一等奖。

2011年1月,我承担了于2006年建成的济源一中校园电视台的重启工作。其实最难的问题并不是技术,而是主持人团队建设。我虚心请教,在郑艳、李利华、卢茜等老师的帮助下,开始选拔播音主持,先后共选拔了117名学生。校园电视台给艺考生提供一个非常好的实践平台,利用节假日培训学生,帮助学生成长、成才已成为我额外的重要工作。我将团队定名为“传媒社”,并积极组织传媒社学生参与学校的各类大型活动,比如田径运动会、开学典礼、学期表彰会、成人礼、元旦晚会和毕业典礼等;多次邀请河南省电视台主持人王澄和李佳音等来我校给传媒社学生现场培训;每年都积极参加济源市和河南省组织的演讲和朗诵比赛活动。最难忘的是2019年7月25日,经过充分准备,我带着毕华楠和贾璐瑶同学代表济源市参加河南省“我为祖国点赞”演讲、朗诵的决赛。去了以后,才知道其他地市参赛代表的背后都有一个优秀团队,他们分工明确,保障有力。华楠和璐瑶安慰我:老师,咱们准备的也很充分,不会很差的。立即行动,我们把上一年全国比赛视频找出来,查找不足,及时改正。学生在第二天的决赛中发挥出色,获得了演讲全省第4名,朗诵全省第10名的优异成绩。天道酬勤,传媒社的孩子们非常争气,先后共有张美辰、魏维佳等30余名学生考入了中国传媒大学、北京舞蹈学院等全国重点专业名校。看到学生们考上了心仪的大学,我很欣慰。当毕华楠同学第一个给我发来喜讯:老师,我来你们老家上大学了。我的心瞬间湿热:“有时候作为老师,真的挺好!”

2014年8月20日—27日,可能是我人生的高光时刻。我代表河南省在北京参加了第29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得了由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韩启德亲自签名的“全国优秀科技辅导员创新项目全国三等奖”荣誉证书。评委老师全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期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参加了师生们的封闭问辩、交流展示和最后的颁奖典礼。参加全国大赛,让我学习了许多,也感悟了许多。我下定决心,今后要辅导学生参加科创大赛,希望能为学生争取全国自主招生的机会和条件。费心尽力,从2014年9月到2020年3月,我先后辅导了王志斌、董金钊等9名学生,其中8位学生获得了河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他们中间的部分学生正是凭借河南省科创一等奖,获得了高校自主招生降10分、30分、降一本线,最终他们都考入全国名校,实现了人生的飞跃。看到学生成功上岸后的喜悦,我深感能够帮助学生实现理想,也是一个值得骄傲的事情。

2021年3月,又是一个人生的转折点。承蒙学校领导的信任,让我来管理济源一中育田数理探索馆。当时社会上也没有一个现成的参考和经验,要想干好这项工作,压力很大。我开始疯狂地学习有关知识,并制定相关规章制度,设计文化宣传版面,营造良好的科学探索氛围。目前为止,探索馆每年接待校内外师生和社会各界体验探究、上课学习、参观研学等共20000余人次,受到了学校师生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由于科普教育成效显著,济源一中育田数理探索馆先后被评为“河南省科普教育基地”“济源示范区全域科普示范基地”“济源市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2021年6月,为了更好地服务学校师生,我组建团队,编写以探索馆内展品为载体的校本教材《科技无止境探索无极限——〈物理〉〈数学〉》。整整两年多的时间,印刷成品时立即受到了师生们的喜爱,它不仅拓展了师生们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情景化的场景设置更是契合了新高考的改革。

2022年12月,我筹划、设计、实施了《探索报》的编印工作。目的是更好地服务教育教学,让师生及时地了解先进的科技应用、前沿的科学知识、合理的学习方法等。至今《探索报》已印刷了七期,受到了全校师生的热烈欢迎,有很多师生希望能够增加《探索报》的发行数量。

说实话,除了探索馆的日常管理工作,我还兼职着高一年级的通用技术课程,每天很忙并且很累,但我很快乐,因为我干的是我喜欢的工作!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青春早已离我远去,现在我只想信守诺言,一如既往地踏踏实实工作,认认真真做人,默默无闻做出自己小小的贡献。当有一天,回忆起在济源一中的工作,我可以自豪地说:我没有给济源一中丢人,我没有辜负作为教师这个职业的责任,我对得起自己教书育人的良心!

 

上下滑动阅读

 

 

李明亮

 
 
 
 
 
 
 
 
 
 
 
 
 
 

教学格言 

 

守正创新 务实高效

 
 
 
 
 
 
 
 
 
 
 

永远在路上

 

2006年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从事信息技术教学并兼职德育、总务工作,多次荣获校“优秀德育工作者”“优秀党员”“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2021年6月荣获济源示范区教育工委“优秀共产党员”。2021年7月,获市信息技术优质课一等奖;2022年8月,参与的课题《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探究》获市优秀成果奖;2022年10月,被示范区教育体育局评为“优秀德育工作者”。

一、以德修身,示范引领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党员教师,我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增强政治意识和道德品行,做到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个人良好的师德去影响身边同事,教育身边学生。以党支部活动“一联二扶三”为载体,联系两名非党员教师,三名学生。和他们谈心谈话,宣传国家政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工作中的问题,切实起到党员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

二、履职尽责,敢于担当

多年来,不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关注时事政治,增强了政治意识、角色意识、奉献意识、大局意识。在岗位上大胆履行职责,抓住工作重点,敢于担当,主动负责。深入学生了解问题,走近教师问计问策,集思广益,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主动申请担任班主任工作,不断提高德育管理水平。

负责总务工作,就要做好一名战斗员。针对师生反馈的问题,我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在现场,思考解决方案,及时有效解决。守正创新、务实高效是我的工作理念。我给自己的定位是:我就是来解决问题的,我就是为老师们服务的。

在年级领导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制作了卫生工具架,解决拖把、笤帚等卫生工具摆放问题。设计了饮水机茶叶过滤盒,投入到教室和办公室后,有效解决了下水道经常堵的问题。设计了空调外机接水架,解决了楼道经常积水问题等等。我总是不断的思考、不断的学习、并逐渐提升业务能力。

三、班级管理,创新开展

(一)德育为先。德育课是开展德育工作的主要载体,我重点开展以下几项工作:

1.励志演讲。每次德育课前几分钟,选择三名学生励志演讲,给学生上台锻炼的机会,两个学期10个月确保每名学生都有上台演讲的机会。

2.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做好一轮复习指导,及时进行考后总结与反思,通过一系列主题班会及时唤醒和鼓舞学生。

3.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课。带领全班学生到田径场、篮球馆、排球场等训练场地进行励志教育,向体育专业队学生学习拼搏精神,了解冠军背后的付出和努力。同时,带领学生走进晓琳电影工作室、数理探索馆进行体验,通过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激励和引领学生发展。

(二)管班留痕。由班长负责记录班级管理日志,并将每天的记录情况并登记在后黑板右侧进行公示,一周一总结。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和学校校规校纪挂钩,让每个学生都有底线意识,规矩意识,同时这也是管理学生的抓手。

(三)加强沟通。我每个学期都要和班内每个学生进行一次谈心谈话,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都做到心中有数。重点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生活关怀、树立信心等方面的交谈,让学生相信自己,信任老师,学有动力。同时,加强和学生家长的沟通,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校情况,同时了解学生的一些特点。通过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学生。

(四)用心陪伴。陪伴就是最好的管理。我经常在关键时间点、时间段深入班级、寝室查看问题。早操、饭后、自习、归寝等时段重点关注学生学习状态,同时,每周至少到班级听三次课,了解学生上课情况。对班级里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避免了学生效仿和问题积累。

针对班内外地学生多,回家次数少的特点。开学之初,我将个人五百元现金夹在一本精心挑选的《滴水藏海》书中,作为班级应急资金,需要拿去,有了还上,不需要给班主任说,不需要登记。这既是对学生的充分信任,也是一种关爱。

四、勤字当头,身体力行

以工作日志为抓手,通过在微信群中“亮身份 赛值班”,提高了维修人员主动性。维修人员主动走进班级、教师办公室、厕所、餐厅、寝室房间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坚持每周一的例会总结上周工作、安排下周工作,做到工作每天都记录,每周有总结。

办公室装修全力以赴,注意处理各个细节,我的目标是:公装要达到家装的质量,让老师们办公舒心。运动场更换围栏后,在主要出入口增加缓冲区,购置肋木、天梯的运动器材。加强教学区、餐厅、宿舍楼的安全排查,更换应急灯、安全出口牌。对餐厅大功率电器插座进行线路改造。

教育教学、服务创新永远在路上,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仍需加强学习,不断提高个人师德水平、业务素质。咬定目标、苦干实干、锲而不舍,久久为功,为学校发展、济源教育做出更大的贡献。

 

上下滑动阅读

 

 
 
 
 

供稿|办公室

编辑|王林夕

审核|崔小胜 贺欣欣

统筹|孔会军

 

时间:2024-07-12 07:37

【最美教师事迹展示】济源一中2024年“最美教师”(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