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一中初中部

2024年寒假学生读书感悟分享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让我们遇见更好的自己。为进一步营造浓郁的书香氛围,增强学生阅读积极性,济源一中初中部精心策划,组织开展2024年寒假学生阅读感悟分享活动。在书的世界里,同学们与智者对话,与大师交流,追寻哲人足迹,聆听圣人教诲。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2022级各班学生分享的优秀读书感悟!


01

日拱一卒,不疾而速

——读《鲜衣怒马少年时》

— 2022级4班 郭可心 —




把诗词写成故事,去感受诗人与诗人之间的爱恨情仇。一首首孤立的诗,一个个孤立的人,通过故事串联到一起,逐渐丰满起来。

人的大脑是一个个独立的细胞,通过建立一个又一个联系,形成思考和记忆。组合起来就是一个大网,这个大网连接越多,记忆就越牢固,思考也会更快。从逻辑学上讲,每个领域都有自己的底层逻辑,所有的底层逻辑都是相连的,这些联系建好后,就一通百通了。

我看到了诗人之间的惺惺相惜。杜甫一辈子死忠李白,写了无数首思念李白的诗。然而李白提到杜甫的时候,用了一个“苦”字:借问别来太瘦生,只为从前作诗苦。张籍为了当杜甫的死粉,直接把杜甫的诗烧成灰和着蜂蜜吃下去。

白居易比李商隐大了四十岁,官也大了好几级,但他自己说:我死后,得为尔儿,足矣。

我看到了李白的“无奈”。李白是唐诗的旗帜,是官方认证的“谪仙人”。在那个写诗写的好就能当大官的年代,李白没有正经的官职。多少诗人在考场都有或神或背的发挥,李白却没有进过考场。李白家很可能是商,所以没有资格参加科举。一个写诗第一的人没有资格参加官方的写诗考试,这不是最大的讽刺吗?李白努力了。他的两次婚姻都是前宰相的孙女,希望通过婚姻改变命运,但失败了。他也免试被皇帝召入皇宫,却只能在大家娱乐的时候充当小丑为大家助兴,这也不是李白想要的。安史之乱来了,二话不说加入永王李璘的谋反案,已经是孤注一掷了,还是失败了。一个人努力为自己的命运抗争,却怎么样也敌不过时代的局限,还能怎样?现在重新看李白的诗,看李白的行为,理解了,却又有多少无奈。又能怎样?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我看到了苏轼的洒脱。诗文书画样样精通,天文地理,美食佛学,还写过医书。但他和曾国藩一样,下的是笨功夫。担任翰林学士时期,苏轼一共替皇帝拟过八百多道诏书,有一个特点:他从来不查书。但凡写过文章的人都知道,手边没点参考资料是不行的,越丰厚越好。苏轼自己就是个行走的书柜,他的读书方法,是个笨方法:抄书。每天的功课就是抄书,读书练字两不误。他解释说:读第一遍,每段抄三个字;读第二遍,每段抄两个字;读第三遍,每段抄一个字。这是谦虚的说法,一是他不止抄了三遍,二是把每段的提纲进行了提炼。他还认为,读书不能漫无目的,每一遍都应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他把一个个问题比作一个个敌人,拿起书就是八面受敌,最好的办法,就是各个击破。比如:他第一遍先研究军事,第二遍再注意各朝典章,第三遍又专看经济,等等。如此几遍看过、抄过,所有内容便都“烂熟于胸”了。问题一个个解决,真是好方法。曾国藩也说了,自己一本没读完,绝不读下一本,正是英雄所见略同。

“东坡尚如此,中人之性,岂可不勤读书邪?”苏轼这样的聪明人都在苦读,你我资质平平, 那就只有一个办法了:日拱一卒,不疾而速!






教师点评


通过读《鲜衣怒马少年时》一书,你能把一首首诗和一个个诗人通过鲜活的故事串联到一起,形成一幅壮阔的诗歌江湖画卷,何其壮哉!因为有诗,能让我们跨越千年,去感受、去领会、去体悟那山、那水、那人、那情。文中处处透出你对诗人的共情,那张籍的痴,那杜甫的情,那李白的狂,那东坡的坚持,无不让你受益匪浅。愿你能像诗人一样在文学的海洋畅游,愿你如文中所述:日拱一卒,不疾而速!(指导老师:牛雁超)


02

读书给予我力量

— 2022级5班 刘雨航 —




书的目的,不在于取得多大的成就,而在于当你陷入泥潭时,给你一种内在的力量。

——题记

我爱苏东坡,也爱史铁生。

我时常觉得他们很像,都是在最惨的境遇中活出最高的境界。苏轼一生,风雨飘摇,颠沛流离,但是他却能以豁达乐观的心态笑看人生的起起伏伏;史铁生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在漫长的轮椅生活里至强至尊,他像是在悬崖边行走,一次次用生命的名义对抗死亡的卷土重来。

第一次读《苏东坡传》大概是小学六年级时候,到现在陆陆续续读了有三个版本了。东坡的才名,古今皆知,他不仅有满腹才华,还有不务虚名的施政能力,更有豪放乐观的灵魂。“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东坡仕途三起三落,依旧心系百姓,其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深深影响了我,给予我无穷的力量,每当我遇到情绪上的低谷,我都会想起苏东坡,比起来,我遇到的低谷又算什么呢?“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人间有味是清欢”、“诗酒趁年华”,他像是一位幽默有趣、可爱的智者,屡屡将我从失意的漩涡中拉出。

余华老师曾经说过:喜欢史铁生的人,也一定喜欢苏东坡。是的,读了《我与地坛》、《病隙碎笔》之后,我确定我是喜欢史铁生的,在我眼中史铁生就是当代的“苏东坡”。磨难让人有超越痛苦的能力,我被史铁生与命运抗争的经历震撼到。“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先别去死,再试着活一活”,书中关于他面对命运不公的内心挣扎令人动容。他在书中写道:“太阳它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当它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它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晖之时”,生命的悲壮与华丽在他的文中交错出现。“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史铁生用他残缺而又丰满的一生完美地诠释了这句充满力量的诗,病痛的打击没有让他缴械投降,他以笔为武器,写下对命运与死亡的思索,这些对生命的感悟最终化作一缕光,照亮晦暗的人生之路。

哪怕深陷泥泞,我也毫不惧怕,这就是读书带给我的力量。“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同为人生旅人,我定以他们为榜样,既有仰望光明的豪气,更有走出低谷的勇气,最终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教师点评


雨航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学生,沉静内敛。正如这篇文章中所呈现的,读苏轼,读史铁生,为汲取精神力量。文章多处引用这两位作家的作品,增添了文学色彩。语言优美雅致,足见作者文学功底。读山,读水,读人,都为修炼自己的内心,获得成长的力量。(辅导教师:杜纷纷)


03

我想演活孙少平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 2022级6班 吕姝洁 





知识改变命运,生活不应该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在这个社会,太多的人在往上爬,太多的人在向前尝试,也有太多的人半途而废。当然,也始终有一群人在锲而不舍,拼命追求。有人放弃了,或狼狈或遗憾;有人坚持了,或如愿以偿或不遂人意。“经历所有的磨难,享受恩赐一步步到来。”在孙少平的身上,这句话成为他生活的真实写照。

孙少平,铮铮傲骨,不甘平凡地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就这样一眼望到尽头。他背负着沉重的家庭负担来到县城念高中,他由于贫苦的家境,穿下等的衣服,吃下等的吃食,在同学面前充满了自卑。作为贫农的儿子,他一步步离开了生长的双水村,慢慢靠近外面的世界。孙少平没有背景,没有学历,他只能从最脏累的工作干起。记忆犹深的一句话是:“少平马上知道,这就是他的世界。他将像这些人一样,要在这里等待人来买他的力气。”我总觉得这句话是如此尖锐,或有一种不得已,更甚是豁出去的听天由命感。

在那段不愿启齿的城市生活中,孙少平不顾搬运的劳累,晚上挑灯夜读,知识充裕使他的内心满足。

巧合下成为煤矿工人后,孙少平省吃俭用,将钱都寄回家中。在深陷失去挚爱的痛苦中,不久又因矿难而毁容。但他仍选择面对现实,拒绝了留在县城的机会,毅然回到了矿区。

孙少平以坚韧的性格和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激励着千千万万青年追梦,展现了一个有血有肉,积极向上,敢于拼搏的草根奋斗者的形象。

孙少平们属于有文化的青年,但没有幸运地上大学,因此没有充分的条件直接参与到社会发展的浪潮之中。而另一方面,他们又不甘心把自己局限在狭小的生活天地里。因此,他们总带着一股悲壮的激情,在一条最为艰难的道路上进行着人生的搏斗。他们顾不得高谈阔论或愤世嫉俗地忧患命运。他首先得改变个人的生存条件,同时也不放弃最重要的精神需求;他既不鄙视普通人的世俗生活,但又竭尽全力使自己对生活的认识达到更深的层次。

平凡的世界,不凡的人生,读之令人动容,品之令人感慨。愿以平凡之个体,迸发巨大的力量;以奋斗之人生,开创不凡之未来!






教师点评


小作者从《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入手,感悟其积极进取、敢于拼搏的铮铮铁骨。少平生活在偏远山村,渴望知识,注重精神,希望在外面的天地证明自己。他不悲不叹,直面现实,脚踏实地,真诚待人。文章结尾深入剖析孙少平们“以奋斗之人生,开创不凡之未来!”的可贵精神,升华主旨,获得深刻的人生启示。(指导教师:李艳莉)



END


供稿|郭可心 刘雨航 吕姝洁

编辑|周姝妍

审核|盛改菲

统筹|李艳莉







时间:2024-02-28 08:55

阅享寒假 书暖新春 | 济源一中初中部2024年寒假学生读书感悟分享(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