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对新时代教育工作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阐述和部署,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新观点。这次会议,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凸显了教育在党和国家事业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对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是我国教育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下面和大家一起再共同学习一下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
一、努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
2018年9月10日是我国第34个教师节,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祝贺和问候。他强调,长期以来,广大教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书育人,呕心沥血,默默奉献,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作出了重大贡献。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全党全社会要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努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让广大教师享有应有的社会声望,在教书育人岗位上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教育是德政工程,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三、人民群众在教育方面的获得感明显增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推进教育改革,加快补齐教育短板,教育事业中国特色更加鲜明,教育现代化加速推进,人民群众在教育方面的获得感明显增强,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加快提升,13亿多中国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升。
四、教育要做到“九个坚持”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加强对教育事业的领导,在实践中就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形成了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必须做到九个坚持。一是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这是办好我国教育事业的政治保障;二是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这是办好我国教育事业的基本方针;三是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这是办好我国教育事业的战略保障;四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这是办好我国教育事业的根本遵循;五是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这是办好我国教育事业的内在依据;六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这是办好我国教育事业的根本出发点;七是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这是办好我国教育事业的方法论;八是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这是办好我国教育事业的神圣责任;九是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这是办好我国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这九个“坚持”是对我国教育事业规律性认识的深化,来之不易,要始终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
五、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
新时代新形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要抓住机遇、超前布局,以更高远的历史站位、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更深邃的战略眼光,对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总体部署和战略设计,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不断使教育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党的十九大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作出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部署。教育战线要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基本国情,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改革创新,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六、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具体要做到九个方面:一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二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三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四要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珍惜学习时光,心无旁骛求知问学,增长见识,丰富学识,沿着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方向前进。五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远志向,历练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精神,具有勇于奋斗的精神状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做到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六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七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八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九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这九个方面的要求,既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又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凡是不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做法都要坚决改过来。
七、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也对全党全社会尊师重教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人民教师无上光荣,每个教师都要珍惜这份光荣,爱惜这份职业,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完善自己。做老师就要执着于教书育人,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有淡泊名利的坚守。随着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国家对教育的投入要更多向教师倾斜,不断提高教师待遇,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教育系统要持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同时对教师队伍中存在的问题,要坚决依法依纪予以严惩。
八、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
经过40年的改革发展,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伟大的历史性成就,总体发展水平达到了世界中上国家的平均水平。但是,教育发展中始终面临着一个重大的挑战,就是如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这里的关键是必须克服片面的教育政绩观,一切以提高民族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
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五个克服”的总要求:一是要克服“唯分数”,让广大教师的日常教育从“唯分数论”中解放出来,回归全面育人的本质。二是要克服“唯升学”,让广大教师从单纯追求升学率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一切以促进学生全面的、有个性的、健康的成长为依归。三是要克服“唯文凭”,转变全社会的人才观、用人观,让广大家长和学子从单纯追求“学历”和“文凭”的束缚中解放出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和升学道路,自觉接受有益的教育,学习有用的知识。四是要克服“唯论文”,让广大教师从一味地追求论文中解放出来,把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激发广大教师的教育积极性和创造性。五是要克服“唯帽子”,让广大教师从各种评选、评比、达标检查中解放出来,静下心来教书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