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一中初中部
师德师风先进事迹

倾情三尺讲台
静待一树花开


倾心育芳草 愿植天下绿
❏语文组 牛雁超
牛雁超,济源一中初中部2022级语文教师,中小学一级教师,河南省骨干教师,济源市优秀班主任,济源市十佳“最美教师”。
从教八年来,年复一年,我默默耕耘,书写担当。在教室,在办公桌前,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我把满腔的热情给了学校,把端正的态度给了工作,不忘“教书育人”之初心,以德润自身,以爱育桃李,以心唤花开。
一
潜心育人,爱岗敬业

我热爱本职工作,喜欢和孩子们一起谈笑风生,工作以来,我以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甘于奉献的工作作风,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学成绩在全校一直名列前茅,受到了学生、家长和学校领导的一致好评。
我严格要求自己,把本职工作做到尽善尽美,当好学校的“勤务兵”。为按时间节点、高效率高质量完成工作,办公室里我走得最晚,我经常利用休息日和节假日来学校加班,虽然家和学校只隔一条马路,但是中午休息时还是选择每天坚守在学校。
寒来暑往,早出晚归,每一天都用心做到:清晨引领早读,课堂精彩讲授,课外个别指导,作业细心批改。修己以敬,玉壶冰心,把每一份努力都化作学生前行的动力。
爱云长绕青山住,我是一位老师,也是一位母亲,繁忙的工作使得我少有时间陪伴孩子和家人,我把大半的精力都奉献给了工作,奉献给了我所热爱的教育事业。即使是在家人生病住院期间我也是积极调课,做好教学安排,不忍耽误学生的一节课。
我深知“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所以,年复一年,精心呵护每一个孩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赋之以爱,用自己慈母般的关爱温暖着学生,教室里、走廊上、办公室里总有我和学生们交流讨论的身影。
二
勇于担当,厚植沃土

作为班主任,大事讲原则,小事讲奉献是我律己的标准。我从班级实际出发,努力创建特色的班级管理体系,在班级内实行“专职岗位竞聘上岗制”“值日班长负责制”,班干部述职报告制度,创设丰富多彩的班级主题活动:每日金句分享、每月班级正能量好人评选、班级“卷王”评选、学霸成长记录袋……比学习、比卫生、比体育、比纪律等。通过竞争,班级中形成一种互相监督,互相帮助,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我鼓励学生带着思考和规划去参与班级管理,呵护孩子们的话语权,尊重他们班级主人的主体地位。学生在集体中互相帮助、相互鼓励,提高了学习成绩,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和学风。
多年来,我坚持不懈地开展家校共育工作。在与家长的接触中,我不是一味地报忧,而是把学生的点滴进步和家长共同分享。和家长交谈时,我也从不责怪,从不冷嘲热讽,从不转嫁责任。没有波澜壮阔的豪言壮语,只有一声声的督促与呵护;没有“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光环,只有每天晨午检后对未到校学生电话里的喃喃关切;没有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么伟大,只有每次家访中对学困生、单亲孩子了解后特别的关爱。我热爱那三尺讲台,只愿孩子们能健康快乐,尽情地去拥抱生活!
三
砥砺深耕,笃行致远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与同年级的班主任们一起分享班级管理的金点子。办公室里、餐厅里,我和同事们乐此不疲地交流班级趣事和班级管理痛点。把一个个孩子们成长的点滴小事化成一个个育人故事。班主任论坛上,我如数家珍般滔滔不绝;学校家长会上,我化身家庭指导师进行各种答疑解惑。我用最温柔的声音传递最坚定的信念,孩子们亲切的称呼我“女神超姐”。在我的心中,学生们永远是天使,老师就是为天使修补翅膀的人。
师者,以德而耕,收获硕果;师者,浇花浇根,育人育心;师者,如泽如炬,虽微致远。心有所信,方能行远。我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倾心育芳草,愿植天下绿的教育情怀。

激情奉献 点亮未来
❏英语组 赵二娜
进入教师系统以来,我一直从事着英语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兢兢业业,倾注了满腔心血和汗水。常有人说,教师是“阳光下最崇高的职业”,也有人说,教师是红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但我默默地告诉自己:作为一名教师,我有责任、有义务去把学生教好、照顾好,不让家长、学校和学生失望。
一
关心学生,倾注师爱

从乡镇到市区,踏上了新学校的讲台,每天忙得像陀螺一样,我转换压力为动力,快速整理情绪,调整方法,在最短的时间里适应了新学校的工作和生活。“爱为师之本”。作为一名班主任,我在日常的小本儿上清清楚楚地记录着班里每一位同学的家庭情况、学习情况、性格情况以及需要关注的方方面面,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在教室里、走廊上、办公室、操场上与学生谈心交流,针对学生近期出现的问题及时沟通、细心指导、耐心帮助。我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在实践中求创新,让班级成员共同参与,实现量化管理。对于后进生,我采取“不抛弃、不放弃”的方法,对他们进行一次又一次的引导教育,并格外注意去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因材施教,扬长避短。除此之外,我通过拍照或者制作视频等方式精心记录班里学生晨读、跑操、课堂、志愿活动、吃饭、就寝等学习生活状态,与学生家长保持着密切联系,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赢得了家长们的一致好评。
二
学做结合,钻研师艺

教师是一份专业性极强的工作,仅仅靠苦力、拼体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开发自己的“智力”,增进自己的教育智慧,从而更科学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从走上三尺讲台的那天起,我严格要求自己,深知“要给孩子一碗水,自己得先有一池活水”的道理,于是,我始终把学习作为自己的使命,勤学不辍,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日常备课中,我总是多方查阅资料,精心设计课堂环节,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向40分钟课堂要质量,力求让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收获。学海无涯,业务研究更无限。除上好自己的课外,我还积极参加校内外的交流课、观摩课、公开课,向其他老师学习教材处理的方法和驾驭课堂、研究问题的能力,并将其内化,弥补自身不足,努力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增强教育教学能力。
培优扶差是我格外重视的一项工作,力求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关注和照顾班里中后段的同学,在课堂上,我不间断地提问和巡视,抓住教育契机,及时对他们的点滴进步进行表扬,树立他们学习英语的信心;在课后,我经常进行个别谈话,了解学生课上注意力不集中并挖掘问题背后的原因,及时对学生给予指导和帮助,实实在在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三
精益求精,提升师绩

锤炼技能、修炼师艺的根本目的是提升教学及育人效果。在对待英语学科教学方面,我始终秉持着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原则。除了常规的教学工作外,为了帮助班里学生更好地打好词汇基础,我根据学科知识点繁多且零碎的特点,考虑到学生背记单词困难,在新授课时,我会根据当天课上所学内容,整理出清单,方便学生明确背诵任务,坚持每天对学生单词进行日常提写,做到当天提当天改当天反馈,以此让学生在思想上引起重视。每周的单元测试题,我也会全批全改,及时就课堂及小测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与家长进行沟通和反馈。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所带的两个班英语成绩始终名列前茅,同时,我认真勤恳的工作态度与作风,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认可和支持。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我深知,小小成绩,不足为傲,今后还需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继续保续良好的师德师风,在平凡的三尺讲台,以春蚕的精神、蜡烛的品格,为祖国的未来,尽自我的一份力量与职责。

编辑 | 贺亚欣
审核 | 盛改菲
统筹 | 李艳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