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炼成钢
琢玉成器
- 优质课获奖教师感悟分享 -


济源示范区教体局2022年度语数英学科优质课比赛落下帷幕,济源一中初中部喜获佳绩,3名参赛教师在比赛中脱颖而出,遥遥领先,全部荣获市级一等奖!回望成长,苦乐相伴,梳理总结,收获颇丰。下面让我们一起聆听她们的感悟分享!
01
英语组


遇见即美好

秦晨光
2022年10月至2023年3月16日,英语优质课终于落下了帷幕,时间跨度之长,磨课次数之多,这期间的煎熬与奋斗,幸亏有了身边的这帮姐妹们才得以坚持下来,使我充满信心走上赛场。只有一句话能表达我的心情,遇见即美好。
一、遇见你是我的“原”
你是一面旗帜,你是铸造师,你把2020级英语教研组打造成了一块铁。优质课期间,你像一个将军,排兵布阵,用人所长,姐妹们在你的感召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让我感到奋斗不孤单。你是一个卓越的课程导师,细微末节,秋毫必察,从课程框架到课堂用语,再到肢体语言,甚至一个眼神,都有严格的标准。你一遍遍地为我示范,我模仿着你,一点点的突破,足以使我动容。
二、遇见你们是我的“缘”
我的姐妹们,相遇是缘,是你们将缘分汇成暖流,温暖了我的心田。从教以来,这样深刻细致的磨课是我不曾有的,大家集思广益,精益求精。磨课第一次,确立课程结构和板书;第二次,舒娜首次提出直播建议,皎月帮我做PPT,莎莎帮我准备板书贴画,众姐妹帮我找PPT中的插画,剪云朵字,甚至自购贴画材料。10月底得知自己要准备10 节课时,尤其是最初通知抽签和赛课中间仅一天时,我内心非常惶恐。每早5点多准备,白天上课,晚上又准备到10点多,持续一个月,对于人到中年的我真有点吃不消。但课题定下来后,我潜心开始准备,是我的姐妹们给予我的这份心安。波折总是难免的,上网课期间,优质课被搁浅。最初的课程设计不再适宜当下,网课期间又开始进行不断地修改、练习,最终达到张口就来的效果,当时内心已然觉得这次准备够充分了。3月13日,在录播室试讲,大家听完后又有了新建议,但16日就要赛课了,我的心情一下跌倒谷底,只能继续再改!团队再次发力,皎月修改完善PPT,李苗提议首尾呼应,开头也用直播导入,大家又建议用实物导入,沙沙又在去年的贴画上设计了价格标签,慧敏妹妹负责视频,设计学生直播语言,剪辑画面,高大上的视频最终惊艳出炉。定稿后,为了保证练习时间,韩老师主动帮我看班。比赛前最后一次在大会议室团队帮我磨课,尤其是导入环节那段,性格内向而又腼腆的我模仿着、叹息着、练习着、姐妹们鼓励着,就这样一步步从头再来,我又重拾信心。到了当天比赛,我发挥稳定!仅仅三天时间,我们团队创造了奇迹!若没有大家的倾力帮忙,难以想象结果会是怎样。成绩必然是属于团队的,何其有幸,遇见你们,与你们在一起工作,是我从教以来最幸福的事!
三、遇见附中了了我的“愿”
记得年前磨课时,黄校长为了磨炼我的胆量,让我进行了一次试讲。结束后还收到领导的鼓励短信,内心非常感谢学校提供的平台,感谢细致认真的领导。
来到附中,我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在一个目标一致,团结友爱的集体中工作,虽有疲惫和忙碌但心中有爱。
一面旗,一块铁,一家人,空杯心态,优点不说跑不了,缺点不说不得了。这些话都深植于我的内心,原说:与人相处,举手之劳,能帮则帮。我说:和你们在一起,好像唤醒了我内在的另一个小孩。遇见,真得很美好!

02
语文组


寻梦“伊人” 缘聚附中
李倩茜
今年是我从教语文工作的第六个年头,从上岗时我已觅得心中“伊人”——语文,曾几度求索,为她痴为她狂;也曾为了能有机会奔赴一场优质课比赛而足足等了三年。这三年,每一次,我都自觉准备参赛的所有阅读课、写作课,尽管总是与比赛擦肩而过,但之后的经历告诉我:努力不会白费,我所走过的每一步都算数。这一次次不直接到达终点的经历,却馈赠给我最宝贵的财富:发现每节课问题的精准直觉,备课时爱思考爱研究的习惯。这次参加市级优质课比赛,亦让我有了新的收获。
一、坚守初心,挑战自我
今年的比赛课题全是说明文阅读课,对于从未教过八年级的我来说,一切从零开始。暂未确定课题,我就先熟悉课文,研读教参、看课、理思路,做中考真题……自己俨然成了一个不断汲取新知的学生,逐渐建立起知识体系,有了对这十节课的初步想法。疫情原因,教研员通知在小程序抽课题定顺序,幸运的我抽到了课题《苏州园林》,但第三个出场,喜忧参半。确定课题后仅剩五天准备时间,周六周日蹲守电脑前做课件、整理教学设计。作为中学经典篇目,很多名家都将落脚点放在了阅读上,而我却想另辟蹊径上出一节史无前例的写作课,尽管这样设计可参考的资料很少,但执拗的我还是选择遵循内心所想,选择逼迫自己与困难死磕到底。也正是我的坚持,实现了一次专业发展上的自我突破。
二、名师引路,团队助力
切入点很好,但做完教学设计我发现了问题,只有大框架内容不充实,春艳大组长雪中送炭,周一请教研组的姐妹们听课、出主意,大家也感受到课“很骨感但不丰满”的问题,但也想不出什么妙招破解。那段时间经历的修改过程极其难熬,常常理出头绪又觉得不妥,改了小结又觉得不妙。抓耳挠腮之时,我问:“点,能不能来帮我出出点子?”点点老师二话不说,立刻搬来凳子坐在我身边和我讨论细磨、反复推敲,不厌其烦;佩姐也在我俩思路堵塞之时,来几句醍醐灌顶之言,让我们拓宽思路;林菲在我着急时鼓励我,小冉和娟姐也为我宽心,让我放轻松。于是,在姐妹团的各种帮忙助力下,我终于用半天时间改出第二稿。
周二晚上黄校长更是集合行政领导来听试讲、出主意,让我感受到了学校对比赛的重视和对参赛教师的精神关怀。相比于以前准备比赛,总是单枪匹马,自己打磨;来到附中,则是一人参赛,众人齐心温暖托举!两次磨课后,甚是忙碌的艳姐给我发微信提出一条条具体建议,一直和我说到了晚上将近零点,心中说不尽的感动更是积攒了我前行的力量!
周三,距离比赛仅剩一天。艳姐继续陪我进行第三次试讲,然后建议我写出详案,具体到要说的每一句话。那个中午我终于写好四千余字的详案,艳姐更是逐字逐句为我修改。现如今,那份红笔修改的手稿我视若珍宝,那是激励、是鞭策!从此刻起,这位让我一直仰望、当做光追寻的名师,更让我无限敬佩。
作为引路人,她做到了无私培育青年教师,尽全力去帮助我们成长进步。她如同深邃夜空中闪耀的星星,在我孤独夜行时,给我光亮与力量;她如同在茫茫大海里的航标灯,给我方向和希望。能在附中圆优质课的梦,是缘;和榜样一起工作,更是一种缘。我十分珍惜!
接下来仅剩半天时间熟悉定稿,园园主动为我看班,让我在下午的三个小时中能对稿件较为熟悉。那个下午,第一次感觉到大脑不够用,记不住背不完,我在办公室练、在走廊练,放学继续在教室练。李委员在巡查教室时发现练课的我,贴心询问要不要帮忙,还细致到着装、发型给我提出建议,很是暖心。晚上八点艳姐又听了我的第四次试讲,我不擅长师生互动,她就手把手教我,一遍又一遍,而那个晚上她还在开九年级线上家长会,我很清楚,为了我参加的一场比赛,她在承担教学任务、开行政会、做报告、开家长会等种种繁忙工作之余,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无怨无悔为我指点迷津。何其有幸,遇见这样的教研组长,遇见我的人生“贵人”!
三、征途漫漫,惟有奋斗
这次优质课比赛,学校、团队给予了我很多的帮助与温暖,让我感受到附中领导对教师成长的重视与关怀;附中家人们孜孜不倦的陪伴,让我体会到了亲如一家的情谊。因为有了团队的大力支持,我才能在五天时间中,将教学设计来来回回改稿三次,试讲四次,打造出精品;我才能在半天时间里熟记完四千余字的定稿,才能自信昂扬地迎来属于自己的盛典。感谢附中!感谢团队!
同时,这次比赛也让我警醒,虽然我已拼尽全力在二十四位选手中获得了一等奖,但却只拿了第二名,给自己和学校留了个小遗憾,复盘中,我发现了自己在赛场上表现力不足的问题。我告诫自己:发现问题,要不断超越自我,伤疤上长出的翅膀会更加强劲有力;只有愈挫愈勇,才能把自己活成一处摇曳的风景;只有沉潜修炼,永不停歇地成长,才能回馈学校和一路相伴的教研团队!

03
数学组


道阻且长 行则将至

樊 瑶
提到比赛,我的脑海里蹦出的最多的词就是“感谢”。感谢学校给我的这次机会,感谢校领导的支持,感谢众多老师的无私帮助。
参加市级优质课比赛还是第一次,当接到这个消息时,我就想这是个好机会,一定要参加。虽然有难度,但开弓没有回头箭,只有勇敢地迎接挑战。
来到附中,无疑我是幸运的,孙富联老师竟然和我一个办公室!和我相熟的老师对我说,有了孙老师的帮助,你的优质课得一等,稳了,甚至可以冲击第一名。“一等奖”“第一名”这是以前我在山区学校不敢想的事。而我后来的经历也无一不得到了验证。
回顾备战的过程,对我而言,收获最大的并不是比赛的结果,而是在整个准备过程中的磨练和体验。每次站在讲台上进行试教,我都会有不同的感悟,不同的收获;每次根据孙老师指导和喜梅主任、丽娟组长以及教研组各位老师的建议下对内容进行修改时,总会感觉到自己教学智慧的缺失,甚至懊恼于自己专业知识较弱,基本功太差。
但孙老师从大的教学理念和策略到小的细节教学,从PPT一页一节的设计到授课语言一字一句的示范,都“手把手”对我进行指导,黄校长也在百忙之中加入,听我的试讲,从不同的角度帮我完善课程,我切身体会到了什么是“大佬”。教研组内的老师们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的听课指导,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一直陪伴我,在课堂上精确关注我的一举一动、时间分配、语言瑕疵等,在许多细节上帮我改进,这让我意识到了团队的强大。以前仰望的专家就在身边,又遇上优秀的团队,这是多么的幸运,我还有什么可烦恼的?
有了底气,我开始一点一点完善自己,一遍一遍的练习,努力使自己跟上大家的步伐,我想在比赛中把团队的成果展示出来,突发的疫情耽误了比赛的进程,我虽抱怨过,因为磨课过程是真的辛苦,一点改动,课件都要改到很晚,但这无疑又成了我的“幸运”,我有了更长的时间去准备。
经历一次市级优质课比赛的磨练,是我教学生涯中一笔丰厚的财富。可以说一次优质课比赛是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助推器。比赛前,我总是心里挂着,脑子里想着,梦里梦着,心情从一开始的兴奋,到教学过程中不知道如何改进时的心乱如麻,再到后来问题处理好以后的豁然开朗,到即将比赛时的紧张心理,到讲课结束后的一身轻松。可能整个过程是很多参加过类似讲课比赛的老师们都经历过的,我为自己能够经受住其中的磨练而快乐,也为磨练后的提升而感到幸福。
成绩出来后,很多人祝贺我,赞扬我!
其实,我知道自己一点儿都不厉害,只不过是我遇到了好的平台,遇到了好的老师,遇到了好的团队,而我有幸是那个能将团队成果展示出来的人而已。
比赛已经结束,但它带给我的影响远未终止。真可谓,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积淀教学素养,虽不能成为名师名家,但一定会亮丽自己的教学生涯。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感恩和优秀的人相遇,让我能把一件事做到极致,未来路上,让我们一起披荆斩棘,携手共进!

-END-
编辑 | 贺亚欣
审核 | 盛改菲
统筹 | 李艳莉

关注我们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