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案例分析总结
8+1研修小组    邬宗炯
    读罢《张飞案例》一文,让我不能平静的不是这个孩子是多么的不可理喻,无法管理;也不是这个老师的做法是多么的不合适,多么的违背了教育原理;而是这个社会对教育的影响太深远了。今天中午,听到一个老师和他以前的学生(现在上高二)谈话,学生说:“我们政治老师欺软怕硬,看他对家长的态度简直就像员工见到老板一样。上次我请假他叫我打电话给我爸爸,叫我爸爸来接。我爸爸说没有时间,还把他麻烦了一顿,他还是客气的在那说。”一个唯金论的社会,一个教师地位日渐下降的社会,一个教师变成服务员的社会,把教育的责任全给教师,是不公平的。在案例中,我看到了老师以自责的方式去描写所发生的一切,教师扮演了一个家长心目中的社会角色,但没有扮演好学生眼中的老师的角色;我也看到了家长以一种简单的方式来教育孩子;我还看到了一个孩子在双重压力下得抗争。虽然三方面都是失败者,对老师来讲可以反思自己,以备以后更好的处理这样的问题,家长可以向社会法则妥协,毕竟这又不是第一次,可是孩子完全是个无辜的受害者,至少在成长的道路上,他被重重的打了一棒。
    回到案例本身,案例描述了一个从小开始爱看书的孩子,在初中迷上了小说,差点耽误了中考,在妈妈的监督之下顺利考上了高中,上了高中以后,由于家长的放松,孩子又拾起了自己的爱好,导致成绩下降。升入高二,家长为了让老师更好的监督孩子,动用了领导,还亲自来到学校,见了这位年轻的班主任。班主任老师非常重视,将孩子确定为重点关注对象,孩子被“监视”起来,班主任老师在多次抓住他看书并教育无果的情况下,逐渐失去信心,家长在参与管理的过程中也慢慢妥协,孩子在于老师和家长的较量中逐渐叛逆,最终在孩子和老师的两次冲突中离家出走,家长不得不把孩子转走。在案例写作中,作者按时间顺序把案例分成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学生情况,这部分中体现出了家长愿意和老师合作,也体现了家长在通过各种方式期望老师能严格管理。这些看似都是导向好的方向的,可是在后来的发展中却起到了相反的作用。
    第二部分写到了家长的情况和对学生更进一步的了解。在这部分中,老师了解了学生的很多情况,但也忽略了最重要的一些,比如痴迷的状态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初中老师采取过哪些方法?有效果吗?家长怎样管理孩子看书?孩子小时候的情况等等,这些会对将来怎样去设计教育思路或者寻找教育方法提供依据。
    第三部分讲到了老师与学生的交往,也就是具体的教育过程。从案例所描述的情况看,学生从进班级到12月,四个月的时间彻底的变成了一个没有办法管理的学生。学生在过程中在逐渐释放自己的能量,而老师和家长在逐渐的退缩。其中我们不难看出,老师和家长用了相似的方式去管理,家长主要就是堵,从初中到现在还期望着能堵住,看住。老师采用了追得方式,老师只要发现你看书就收,有时候你没有看,我也能找出你的课外书。可以这样理解:学生是在老师和家长的围追堵截下,采用了一种按常人看不合理的抗争方式,也就是叛逆。所以在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很难找到家长与孩子,老师与学生真正有效的沟通,学生也很难被尊重。
    第四部分写到了教育过程中的两次较大的师生冲突。两次冲突学生都离家出走了,学生的行为是对老师和家长的回应,也是一种抗争。老师在这两次冲突中都表现出更容易动怒,当然所采用的方式也就缺乏对学生的尊重,所有批评的语言都是反面的,伤人自尊的,所得到的也就是不被尊重。家长在这两次冲突中虽然没有直接参与,但在冲突的处理上有无奈和纵容之嫌。比如暑假期间孩子的放纵家长是要负责任的。
    第五部分写了事件的结局。结局只有无奈,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对于孩子,只能在一个新的环境中再去进行新一轮的抗争,但无论怎样,这个案例的相关者都是输家。
有关案例的故事,真的只有这样一种发展方向吗?在经过激烈的研讨之后,很多老师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老师们一致认为事情是三方面造成的,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刘强老师认为老师方面:太把校长短信当回事,甚至想到会有什么好处,这出发点就不对;案例中没有说明更多的如何教育张飞,能够看到的只有批评,讽刺,激烈的争斗;老师没有走进学生的心灵;太迷信家长等。家长方面:一个问题学生与其家庭教育是有关的,初中的时候完全与家长在一起,被家长看得太严,没有自由,家长没有更好地与孩子交流,只是一味的管教,甚至打骂。考上一中后,又采取完全的放纵,没有及时的纠正坏习惯,造成无法挽回的问题.到高中后更是疏于管理,扔给老师了事,把希望都寄托在老师的身上,这是典型的扔包袱的做法,托关系,找校长,求关照.这本身对孩子并不好。学生方面:学生应该是本质问题.当然这与他平时养成的品质习惯有关.张飞生活中缺少太多常人应该有的东西,所以他只能沉浸在小说中,享受着属于自己的快乐与空虚,缺少爱,家庭中缺少爱,学校中也缺少爱,缺少集体,初中过多的被家长管制,不知道与集体关系如何,不知道有没有朋友.高中后自闭于读书之中,更加缺少与同学的沟通,完全是一个人在孤独的前行,缺少进取心,面对老师的指责,家长的责怪,同学的冷眼….张飞从来没有下过决心要进取.应该说根本没有养成这样的品质。考上一中只是家长逼出来的,缺少帮助,试问到底谁帮助他了?老师吗?没有!家长吗?更没有!同学们吗?也没有!他缺少这些帮助与关怀。是一个被集体抛弃的人,是一个孤独的自暴自弃的人。王磊老师的感想有三点:一、只有让学生的心灵受到触动的教育才是有效的教育;二、要想让学生融入集体,先要让集体张开温暖而真诚的怀抱;三、要让教育更加单纯,做纯粹的教育,少一些功利。李喜涛老师认为家长、老师和学生都是以自我为中心面对问题,所以教育者方式不合理,被教育者所得到的教育效果演变成了青春的叛逆抵抗。
    以上只是老师们讨论的主要观点,很多重复不在记录。对于案例中故事的根源及应该怎样演变,我提一些我的个人看法。
    荣格在《未发现的自我》一书中提到了一个心理学名词:心里装置。例如,我们来到一条小溪边,这里没有桥。小溪太宽了,我们走不过去,必须跳过去。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要调动一个复杂的功能系统,称为心理动力系统。它是高度发达的,只需要启动它就可以了。但是在这之前,要发生一个纯粹的心理事件,也就是,要做出一个关于怎么办的决定。这个决定之后是以某种方式解决问题的活动,这些活动对于每个个人都不相同。但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是,我们很少——如果不是从来不的话——把这些事件看作是某种特征,因为我们通常不能看到自己,或者只有到最后才看到自己。这也就是说,正如心理动力装置自动受我们支配一样,也存在着一个纯粹心理的装置供我们决定时使用,它也是通过习惯无意识地发挥作用的。关于这个心理装置是什么样,人们的意见差别很大。只能肯定,每一个个人都有自己习惯的做出决定和克服困难的方式。一个人会说他跳过这个小溪是因为这事很有趣;另一个人说是因为别无选择;第三个人说他遇到的每一个障碍都是克服困难的挑战;第四个人没有跳过小溪,因为他讨厌无益的努力;而第五个人克制住自己没有跳,因为他看不到到对岸去的迫切需要。①
    我们把荣格的思路迁移到教育中来,也举个例子。比如面对一个出了名的问题生,
    第一位教师心里想:这是个可怜的孩子,我要用爱把他冰冷的心融化。
第二位教师心里想:这是一个挑战,我必须打胜。
第三位教师心里想:这是一个有趣的研究课题,正好提高我的专业水平。
第四位教师心里想:阿弥陀佛!但愿他在我这班不闹。他要是真的闹起来,我可怎么办呀!
第五位教师心里想:不行。我得想尽办法把他挤走,不然他肯定给我们班拉分。
第六位教师心里想:我估计我管不了他。我就老找他家长,实在不成给教务处、校长送去。
如果您仔细观察这六位教师平日的言行(包括在家里),很可能会发现——
第一位老师是一个心软的、富于同情心的人,很情绪化,容易感动,爱看生活片,相信爱能改变一切。
第二位老师平日就是个强势的人,喜欢权力,喜欢指挥他人的感觉。如果这是一位女士,则他的老公很可能被迫患上“气管炎”。
第三位老师是一个比较冷静的现实主义者,喜欢思考,善于评估形势,逻辑思维能力强。
第四位老师性格软弱,遇事喜欢退缩,爱幻想,爱诉苦,总是一副无奈的样子。、
第五位老师遇事喜欢逃避。逃避的方式,一是自己躲开,而是把麻烦转嫁给别人。
第六位老师无论在家在单位,都喜欢依赖他人。这种人遇到任何事情,首先考虑的不是“我怎么办”,而是“我去找谁”。
    愚以为,这就是荣格所说的“心理装置”。或许这种东西也可以称之为心理动力模型,心理活动模式。
    每个人的心理装置都不同,遇事该装置会自然启动,沿着习惯的方向运行,于是人就按照某种特定的方式动作起来。就是说,每个人的头脑中都有独特的“参谋部”和“执行机构”,不管当事者是否意识到了,它们都会忠实履行自己的职责,掌控人的言行。②
    我们来看看案例中的各个角色:家长,虽然家长都受过高等教育,但是他们管理孩子的方式自始至终只有一种,就是严防死守。我认为这不是面对这个孩子他才会这样的,就是他有两个孩子,估计管的也都成这样。在家长对孩子的管理理念中,有一个观点是挥之不去的:你是我的孩子,我给你提供最好的条件,我给你的老师和校长打招呼,让他们照顾你,你必须学习好。所以在孩子进入学校以后,他很多时候都干预了老师对孩子的管理,在过程中还一直认为自己是对的,从没有反思过。这就是家长在管理孩子过程中的心理装置。再看老师:老师在学生时代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学生,会用自己的经历指导学生的学习及成长。所以老师会认为你这样做是不对的,不可理喻的。所以老师认为学生的这些问题都是刺,你再疼我也得给你挑掉。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老师对于这样的问题,处理方式非常的单一,也很粗暴。这就是老师的心理装置。最后来看学生:学生还属于未成年,具有不健全的人格,需要教育者去塑造。但是由于长期的处于被严管的情况之下,逐渐演变成了青春期的叛逆。对于老师和家长过多的严防死守式的管理,逐渐形成了抗拒的逆反心理,也许他自己知道这样不好,但是只要老师和家长管得越严,他就会越想做,这样才能够体现出他的不同。长期以来逐渐形成的这种心理装置使得对于他的管理就越来越难了。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家长和老师在处理这个问题的思路上和方式上是一致的,事实验证了这一点。而学生是在被教育的过程中形成了这样一种癖好。我认为从教育的主体所经历的教育过程来看,家长应付主要责任,对于一个孩子来讲,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教育,当他还是一个小孩子的时候,他就深受家长教育方式的影响。教育是要逐渐去塑造他的,在塑造的过程中,总会有他不愿意接受的时候,小时候,可以令行禁止,但是随着孩子的长大,这样的方式他总会想办法去抗争。而家长还在用不变的方式去教育正在广受社会和环境的影响而逐渐长大的孩子,显然是不科学的。其次付重要责任的应该是学校教育。学校作为教育学生的主要阵地,不能至把素质教育当成口号喊一喊,而仍然一头扎进应试教育的苦海之中,小学为了进一个更好的初中,初中为了进重点高中,高中还要应付高考。我不是说这些考试就完全不重要,但是我们可以想一想,为了这些考试,除了教材和教辅之外,我们还能让孩子读什么书?刘墉在《谈读书》中写道:“年轻人,把握你人生最美好的时段,为自己做点学问吧,不为父母,不为老师,不为成绩,甚至不为联考。只因为,你要为自己纯净的心版上,多记录些美好的事物和前人的智慧。只因为,你要打造一把钥匙,去开启人生的每一道门!”学校教育在这一点上有不可有推卸的责任。现在的老师也要付一定的责任。作为一个未成年人的导师,我们能容忍的不能仅仅是好的,我们有责任去指导学生如何改正不良习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老师以为的惩罚式教育是不一定能收到好的效果的。这一点上老师一定要反思。因为我们面临的不是一个个相同的个体,我们也不能将他们都培养成相同的个体。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不同。所以老师的教育方式应该是依据学生的不同而定的。
    回到案例,案例中的事态完全可以改变一种发展轨迹。我们不要苛责说孩子应该怎样,毕竟他是未成年人。但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只要谁能改变一下教育的方式,效果可能就不太一样了。对于这样的孩子,教育的最佳策略应该是疏导加唤醒。疏导是指他有看书的爱好,只是现在偏离了读书的轨迹,我们可以引导他去看一些前人的智慧,去记录一些美好的事物。让他学会选择性的读书,并且去做一些读书笔记。而不是成天盯着他,没收他的书,不让他去看小说。唤醒就是当他能够尽量克服少看或者不看小说以后,应该让他知道,在人生最美好的年龄阶段,应该为自己的人生准备一把钥匙。或许这样他自己会走回本该属于他的道路上去。

时间:2011-11-08 17:20

张飞案例分析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