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家庭教育
济/源/一/中/初/中/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
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为了帮助家长们更好地解决困惑
济源一中初中部特推出2024年
“暑期优秀家庭教育案例分享”
期望各位家长都能从中
学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
建立起良好的家庭关系
促进孩子的情感、认知
社交和行为发展
01
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2023级9班 李玏琨家长
对孩子的教育主要可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学校和家庭是孩子上学阶段所处时间最长的两个场所,学校教育的重要性自不用多说,附中的老师们都非常负责任,家长们都很放心。除了学校担负的教育责任外,家庭教育也不可或缺。无论古代“孟母三迁”和“岳母刺字”等典故的流传,还是现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的说法,都体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然而,由于现在社会节奏非常快,大多数父母的工作都很繁忙,每天都急速奔走于家庭和单位之间,和孩子相处的时间非常有限。因此,在有限的时间里用心陪伴孩子,和孩子共同体验生活、共同成长,就成了家庭教育的最好方式。
一、陪伴孩子参加帮扶志愿活动
济源有不少家庭比较困难的孩子,多数在山区。根据班级帮扶小组的安排,周日上午第一小组的家长和孩子一起到王屋镇和平村进行了第一次帮扶活动。我们小组帮扶的对象是和平村一位上八年级的男孩,了解到基本情况,他的父亲不幸去世,家里只剩下妈妈,需要照顾两个正上学的孩子及其爷爷奶奶,负担很重。通过这次帮扶活动,让孩子对社会的认识更加全面,也增长了他的爱心和善心。这既是对困难家庭孩子的帮扶,也是对参加帮扶活动的孩子们的一次教育,也是对参与活动家长的一次教育。我引导教育孩子要学会关心和帮助有困难的人,要珍惜自己学习的机会,要勇于克服面临的困难和障碍。只要自己努力不放弃,世界就不会放弃你。
二、陪伴孩子共同阅读
最近孩子在看半小时漫画系列书,包含了历史类、文学类、生活类等等多种类别的知识,漫画形式和风趣的语言增加了孩子阅读兴趣,增长了他的知识,开阔了他的视野。今天陪他一起读书,他读了历史类的漫画书中关于三国阶段的内容,然后跟我们分享了书中的内容,谈了他对历史人物的看法,进行了自己的评价。根据他的评价,我们引导他学会全面、客观、理性分析人物和评价人物的方法,纠正他容易凭自己感情上的喜好去看待他人的方式,要看到一个人的优点和长处,也要注意警惕他存在的局限和不足,自己也要通过历史人物吸取经验和教训,学会克服自己的不足,做出正确的选择。
三、陪伴孩子共同练习唱歌
寒假时我们带孩子去郑州《只有河南》主题文化景区进行了参观,体验了主题剧场,对河南人的优秀品格有了深刻感受,孩子也深受感触,增加了身为河南人的自豪感,并且喜欢上了《只有河南》的主题曲。当天晚上他利用手机软件练习《只有河南》的主题曲,并进行了自己的跟唱和独立演唱,唱得很不错。我们陪孩子一起欣赏优美的属于河南人的歌曲,再次感受作为河南人的骄傲和感动,听孩子一遍遍练习跟唱这首曲子,听他认真独立演唱,既体会到了音乐的美好,也感受到了孩子唱歌时的快乐,还使亲子关系更加融洽。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长的陪伴,在陪伴的过程中,我们能感受到孩子成长的酸甜苦辣,也能及时发现和解决孩子成长中的问题,更使家庭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这种环境和氛围可能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02
培养习惯尊兴趣
坚持原则不放松
2023级10班 史一诺家长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眼间,孩子即将成为八年级的学生。作为家长,我深感她比小学时更加努力、勤奋和充满斗志。这当然和附中的教育水平和学习氛围密不可分;而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家庭教育也至关重要,在此我把自己关于家庭教育的几点思考与感悟与大家分享,以便共同探讨学习。
一、培养良好的习惯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就简单方面讲,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不错的习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应是我们教育的宗旨。一诺在小学阶段成绩属于中上等,没有很突出,我也没有很着急,而是耐心“立规矩”,比如上课必须认真听讲、不能开小差、眼睛不能离开老师、思路要跟老师走,充分利用好课堂时间;鼓励下课后出教室玩;家庭作业不随便求助家长、力争独立完成。孩子遇到不会的题目,我一般不给孩子讲题,而是鼓励并引导思考,实在不会了让她再去学校问老师。给孩子思考的机会、给孩子不会做题甚至受挫的机会,不剥夺孩子的成长,如若从小折断了雄鹰的翅膀,长大后还怪其不能翱翔天空,这于孩子而言是残忍的。家长教育孩子,并不是给孩子讲几道题那样的简单,而是在孩子的学习习惯培养上下功夫,让其受益终身。
二、尊重孩子兴趣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老师说过:“孩子天生活泼好动,他们的生命以玩耍为中心。对于孩子们来说,玩耍就是他们的生命。”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可是在那么多的特长班面前,家长们又纷纷的不淡定,这就是孩子和家长需求上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呢?我根据孩子的爱好、结合学校的教学特点,我让孩子从小学一开始,在学校葫芦丝和笛子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提高式的学习,家校共育,一路达到葫芦丝十级、笛子八级的水平,目前仍在坚持每天练习。这样,能够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既没有影响孩子的玩耍,又培养了孩子的特长。
三、坚持教育原则
目前,对成年人而言,手机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孩子应不应该有手机呢?我的答案是不!有人说,想要毁掉一个孩子,给他一部手机就行了。一位妈妈说:“当我女儿用我的手机时,她可以很轻易地从我希望她观看的内容上跳转到其他东西上,而这一切仅仅需要点击屏幕”。所以,我对于手机是严格控制的,除了老师布置的必须用手机完成的作业外,哪怕是以上网查资料为由,也是坚决不能用手机的。
家庭教育的过程也是家长自我提升的过程,也是和孩子斗智斗勇的过程。每个家庭的情况和孩子的性格不尽相同,以上几点也仅仅是我自己的思考,也希望能和更多的家长交流心得,和孩子一起更好地成长!相信附中老师们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智慧和家长们宽严相济的家庭育人观,定将为孩子的青春之帆把握航向,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END
— 扫码关注我们 —
供稿|202309李玏琨家长
202310史一诺家长
编辑|贺亚欣
审核|盛改菲
统筹|李艳莉